2010/12/23


紀寶以賭論樓:長線高回報物業 要輸都難
前夜總會大亨、現任賭船集團亞洲郵輪行政顧問紀寶,於物業投資市場馳騁多年,工商住宅全部都有染指,至今只「輸」過一次。多年來閱盡賭桌上的成敗,自問「邊樣值博邊樣唔值,心中有數」,認為只要精於選擇和拒絕短炒、「摩」貨(未完成交易已轉售),「賭磚頭(投資物業)是極難輸的」。紀寶現時主攻二線寫字樓、舊樓、民生舖等大眾化物業,原因是價格仍合理,且回報率高,有利長線持有和透過翻新或改造增值。
紀寶認為,任何投資都有風險,但「磚頭」既可出售也可收租,怎跌也不會「無咗」。鍾情物業投資的他,自言投資心態保守,手頭物業全部長線持有3至4年、計過物業升值至少超過25%才會出售,「量自己能力去做(入市)」,拒絕短炒「摩」貨,因為風險高危險性大,分分鐘傾家蕩產。
愛舊樓 銀碼細回報高
紀寶喜愛舊樓,原因是銀碼細、租金回報高,「只要執靚啲,改過設計裝修同翻新,物業可以大幅增值,且租金回報有保證,最高有成7厘至8厘」。他又指出,舊樓普遍位於市區,而且銀碼細,100萬至200萬元已有交易,月入僅3萬元的家庭都可負擔。「一旦遇上市況逆轉,都可以出租,差極都有息收,最多租金平啲」。
他又表示,舊樓物業一般租金回報有4厘,例如旗下位於中區的舊樓,雖然裝修簡單,但經翻新後整潔企理,月租達1萬元,現有不少外籍租客。根據政府資料,本港樓齡逾30年的舊樓有達1.5萬幢,他認為是一個頗龐大的投資市場。雖然市場有田生(0183)一類的舊樓收購公司,但他笑指自己「無實力」不會效法。
嚴選租客 提升舖位價值
一線區二線街或有潛質地點的「民生」舖位,亦是紀寶的「心水」,因為價格平但租賃需求大,如早前購入土瓜灣鄰近新盤地段的食肆舖位。「入市這一類民生舖,做人流統計等市場調查會盡量徹底,避免有日無夜的商舖(晚上人流稀少);亦會嚴選租客背景,因為好的租客可以將舖位價值提升。」
在紀寶的投資組合中,寫字樓投資佔四成屬最多。他主攻2000萬至3000萬元、面積細的乙級寫字樓,因為管理費較平、面積細容易租出,「雖然近期購入的貨,市場可能認為略貴,但我口地係睇長線非短炒,一定有得賺。」紀寶指不會打沒把握的仗,「賭」得一定要贏,所以入市心態保守,但長勝長有。
豪宅甲廈價過高 不沾手
至於現時受市場熱捧的豪宅、甲級寫字樓和一線舖位,紀寶認為價格已升至難以理解,兼租金回報極低,一旦市況逆轉,極難「守」下去,因此不會沾手。

我的第一棟房,我的第一桶金
從小就跟著父母顛沛流離,搬家是家常便飯。全家經常住在或母親在學校的,或父親在公社的,一間辦公室兼臥室內,或每月五塊錢,租人家老鄉一間房。後來搬到一個林場,有兩大間房。一間當飯廳兼客廳,另一間格成了兩小間,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空間,感覺真是好極了。房子是廠房改造的,冬天像冰窟,夏天像蒸籠,但那畢竟是兩大間,春秋天還是蠻好的。可惜沒住幾個月,就上高中,然後上大學了。
來到美國,飛機降落前盤旋時,看到一棟棟風格各異的”別墅” ,想到有朝一日,我也會有這樣的房子,心裏是象當年紅衛兵見到老毛頭那樣,是”澎湃萬千,思緒連綿,久久不能平靜”。

在美國華人中,有一句口頭禪是,一不借車,二不借錢,三不借老婆。可為了買房,硬著頭皮也要借。先從一個過去的學生哪里借了兩千塊。人家也是剛剛買房,但還是給足了面子。又從我的律師哪里借了兩千塊。另一個在領館當領事的朋友,也借給了兩千塊。還有一個朋友,關係挺好的,況且我也幫過他許多忙。結果關鍵深刻一口拒絕了。可能是他自己不好意思了。第二天又打電話願意借錢。
於是乎,第二天就到處貼紙條,打廣告,出租房間。樓下兩個房間,大房間租$550,小房間租$450。樓上的房間有自用廁所,租$600。收了壓金和第一個月的房租,才把第一個月的按揭交了上去。這樣,我每個月收$1600,交銀行$1800,並$300 的水電費。我靜出$500,住主臥房,還有一間客房。一年之內,就把借債全還清了。
第一棟房是我的大功臣。它使我對當地房地產市場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,並熟悉了買房和租房的過程。等後來我再買其他房子的時候,它又成了我的取款機。
2003年夏天,我搬到了我的第三棟房子。房子租了出去。但房客非常爛。每次收房租都要吵半天。於是在2004年夏天,我決定買房。當我通知房客搬家是,這傢伙惱羞成怒,竟威脅我要把房子燒了。我說求之不得。這樣保險公司就可以給我建一棟新房了。不過這傢伙最後還是搬了出去。 我還是請我的買房經紀人幫我賣房。老太太也卻有眼光。讓我砍掉了一些樹枝,地下室就更明亮。拆掉了洗衣房的一個架子,再鋪上人革地板,洗衣房居然變成了一個小房間。刷了漆,還用動力清洗了披條。房子煥然一新。出價$45萬。比買價高了18萬
從二十六萬七千,到五十二萬七千,房價漲了二十六萬。除去經紀的一萬,淨賺近二十五萬。
記得當時從過戶公司拿到那張二十多萬的支票時,那是相當地激動。 靠著買第一棟房子積累的經驗和資金,我繼續經營自己的房地產。現在我已經有了八處房產,超過百萬的淨資產。

追蹤者